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1年8月27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面对隐身时代的“米格-21接班难”,苏霍伊如何“绝杀”?

帧察 帧察点 2021-08-27

【上期内容:“从天而降的掌法”前传:从谨防忽悠到摸着鹰酱过河再到……


祝愿在河南的朋友们一切平安!


北京时间7月21日凌晨1时左右(原计划是20日晚8时),随着它终于在2021年莫斯科航展上正式揭幕,名为“Checkmate”(相比这个词对应的国际象棋术语“将军”或者“将死”,个人更喜欢常见于球赛领域的“绝杀”这个译名)的俄罗斯轻型外贸五代机方案,终于彻底公之于众。



▲相比欧洲其他国家展示的隐身机模型,“绝杀”的“真实感”更为出众


而在它正式揭幕前几个小时,普京就“抢”在全世界航空爱好者之前视察了“绝杀”。现场工作人员在向普京的汇报中提及,“绝杀”虽为单座构型,但通过其“开放式架构”也可以改为双座型或无人战机。另外在普京视察“绝杀”的画面中,还能看到“绝杀”仍然“毛味十足”的座舱内部浅蓝色涂漆风格,以及展板上一些重要的性能指标:如最大M数1.8-2.0、航程3000千米、载重7400千克、最大可用过载8G等。


▲部分指标和后来揭幕式上公布的数据略有出入,如这里显示内油航程为2800-2900千米


其实从一周前“绝杀”盖着苫布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开始,从确认其采用的是与机头进气颇有渊源的下颌进气布局开始,这架外贸轻型战机就被包括我在内的很多朋友,称为“格-21的精神续作”。么,为什么这样的“精神续作”,却是由苏霍伊而不是米格打造的?严肃解答这个问题可能需要不止一篇论文,要是夸张点形容的话,“种子,早在50年前就已种下


望不到的未来


尽管从1971年秋天开始,苏联航空工业高层内部对下一代歼击机的规划就有“轻重搭配”的呼声,但由于在苏联空军此前制定的“远景歼击机战术技术任务书”中,仍然只要求研制一种机型,因此在米格设计局1972年3月提交的米格-29预先研制方案中,其正常起飞重量定在了13-14吨,使用两台加力推力7.5吨的R67-300发动机,目标仍然是与苏-27竞争。


▲当“远景歼击机”的目标早早被定位为“反F-15”时,轻型战斗机方案确实难以被接受;然而1974年首飞的YF-16成了个意想不到的变量


1972年夏天,苏联空军和航空工业部基于“轻重搭配”的原则,同意米格设计局在预先研制方案的基础上研制米格-29,与苏-27共同作为苏联空军前线航空兵的下一代主战装备。从结果上看,性能出色的米格-29成功完成了苏联空军赋予它的任务,也成为很多第三世界国家的第一款三代机;然而在苏联解体后,这架对于第三世界国家来说并不比苏-27便宜很多、成本比米格-21又高出不少的双发中型歼击机外销上明显后劲不足,让苏联时代煊赫一时的“米格王朝”突然出现了颓势。


▲对于第三世界国家来说,像这种被强敌痛扁的场景属于“你行你来上,谁上都一样”;真正影响大家选择的,更多在于平时使用上的优劣


其实对米格-29在多数外贸用户心中有些尴尬的地位,米格自己也早有预计。对于在米格-23之前,向来自称“我们从不设计10吨以上的飞机”的米格来说,轻得彻底一点,回到轻车熟路的单发轻型歼击机路线——也就是说,在精神意义上”回到米格-21和它代表的飞行器简洁化设计哲学——是其长期萦绕不散的念


▲俗话说得好,造个漂亮单发飞机,多少沾二一


作为一款经典作品,米格-21的改进改型在苏联和中国都层出不穷。我们熟知的是从歼-7E真正开始的中国“魔改七爷”之路,而在米格-21比斯于1975年停产前后,米格设计局曾构想了多个加装前缘机动襟翼和延伸边条,改善低空飞行性能和挂载能力的方案,最后还有换装米格-29使用的RD-33发动机的进一步改进方案。如果这条路走下去,并和1962年的米格-21大改方案Ye-8截击机混为一体……


▲米格-21比斯改进方案之一“产品7-23”,注意其机翼前缘新增的边条

▲Ye-8的机腹进气道


在屠基达院士所著的《超7史话》中,曾提及1991年5月27日屠老随中方技术代表团访问米格设计局时,在局史陈列室内见到了一个单发常规布局腹部进气的轻型歼击机“33M方案”:“有说明有模型,正常起飞重量9吨,超载起飞13.5吨,有8个外挂,采用PД33改型发动机,与我们的超-7差不多,只是进气道不一样”。“技术上,我们又听取了他们在气动性能、航电武器、战斗性能方面的介绍和分析,重点是想把他们33M的方案推荐给我们,双方想法差距很大。”



▲注意进气道中部和Ye-8类似的隔板/压缩斜板,提升发动机在高空高速区间内的性能,并为前起落架舱留出空间;而边条前缘的缺口,也将在下文中再次被提到


“33M方案”,源于1981-1983年苏联90年代军机发展规划(I-90中,高低搭配的MFI+LFI组合里的LFI,尽管LFI不要求超声速巡航,对地攻击能力也不过多要求;但其7吨空重、1000千米作战半径和最大平飞速度M2.5的指标仍然颇高。米格同时投入了MFI和LFI的预研工作,但不久之后苏联空军又开始更看重多用途歼击机,LFI在1985-1986年被宣告暂停。而由于苏联当时还没有开发类似F-5那种纯外贸军机的先例,这使得“33M方案”最终遗憾没能走下绘图板。


▲作为米格-21的真正继承者,力求更好的空战性能,并在米格-29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成本的“33M方案”本应有着光明的前景——说到这儿就可惜,“枭龙”的诞生还是晚了些


实际上在米格设计局向我方推荐“33M方案”时,LFI已经重新启动,但此时它的指标要求和当初的LFI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此时任务繁重的(包括“方案7.01”截击机等多型高速大型战术飞机)米格拿出的米格4.12方案,差不多就是把其MFI方案——著名的米格1.42(1.44)缩小为单发而来;虽然当时苏联的确要求MFI和LFI在生产制造上应当有一定的通用性,但这种思路也使得米格的LFI在多用途能力上,并没有太多值得称道之处。


▲和米格1.42类似,米格4.12鸭翼前缘也有缺口,另外从图中还能看到翼下设计了6个挂点


迟到的“下场


再说苏霍伊这边,虽然首轮MFI和LFI竞标时他们表示兴趣不大,还说“苏-27就是90年代歼击机”(其实这话颇有道理);但等到第二轮LFI时,一方面苏-27已经投产,局里头有余力参与进来了;一方面早在“33M方案”被苏联空军否决之前,苏霍伊设计局已经在苏-27的研制和改型发展过程中,嗅到了苏联空军对多用途歼击机陡增的兴趣,决定“下场”一试。


由于在苏-27之前,苏霍伊设计局已经搞了几十年不同风格的对地攻击机型,所以走多用途道路倒是比较容易放得开。在由弗拉基米尔·巴巴克领导的苏-25研制团队影响下,这个被称作S-37的方案(和后来前掠翼布局的S-37“金雕”不是一回事儿)有多达17个外挂点,其外挂点布局颇有F-16XL的风格,载弹量达5-8吨。


▲均衡而强大的各类弹药外挂能力,让S-37有望承担“下接苏-25、上接苏-24”的前线/浅纵深对地打击使命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苏联空军前线航空兵,苏-17和米格-27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准备拥抱“多用途”概念的苏联空军,则希望LFI们不仅在本职岗位上成为这两款变后掠翼战机的合格继承者,还要有更强的空战能力。然而随着LFI在苏联解体前后成为泡影,后继无人的苏-17和米格-27也就随着20世纪一起完蛋了……


▲在如今米格-29系列彻底边缘化之后,俄罗斯空军前线航空兵在苏-30SM和苏-35之下,就只剩下了苏-25和……雅克-130


为此,S-37除了配备有用于对地攻击的全套电子设备之外,还结合苏-17和苏-25在阿富汗的作战经验,重点提升了生存能力(计划装甲重量达800千克)。而为了让这架单发战机(这是苏联空军希望降低使用成本的选择)既有足够大的起飞重量(25吨),还能够短距起降,以真正接替苏-17和米格-27身上的重担,S-37应用鸭式布局的同时,还计划使用加力推力达18吨的R79-300涡扇发动机(雅克-41用的也是这个型号)。



▲作为一款80年代末研制的战机,S-37没有使用整体式前风挡,而仍使用坚固的三片式风挡,保证较强的抗外来物损伤能力,由此可见该机以对地攻击为主的定位


尽管早在苏联解体前米格4.12就已经停止发展,但技术难度相对较高的S-37并没有自动成为第二轮LFI的胜利者。首先是因为这轮竞争中还有雅克-41的陆基改型参与;其次是苏联解体前夕一些军工项目的管理已经出现了混乱,等到解体后俄罗斯开始整理这些项目时,实际上相当部分都被放弃一段时间了,S-37也不例外。


从1994年左右开始,俄空军又开始非正式地就轻型战机的方案,与已经成了公司的各设计局沟通。等到1999年俄空军正式宣布重启LFI、并改名为LFS时,都知道那时候俄军过的是何等困难的日,所以两个主打方案相比LFI时代朴素了很多,而且都是从教练机发展而来的。


▲当然如果只看这种素模,那肯定是米格的I-2000看上去“高级一些


米格的I-2000,是一架看上去似乎与之前米格的科研成果毫无联系的产物,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类(圆形中央翼)项目是由当时在米格公司工作的设计师法塔丁·穆哈维多夫领导研制的。为了他一生所爱的圆形中央翼(我经常戏称为“太极飞碟”)布局,早在1992年穆哈维多夫注册了采用这一核心设计的大型客机和教练/轻型战斗机两项专利。等到LFS正式启动时当时已经难以与苏霍伊展开全面竞争的米格公司就顺水推舟让穆哈梅多夫以“太极飞碟”为核心方案推出I-2000了。


▲穆哈维多夫和“太极飞碟”模型,这种设计能获得出色的大迎角性能,但亚音速航程和加速性能下降,进入工程化还要面对其他的一些结构和力学问题

▲后来穆哈维多夫成立了Eurasia设计公司,不难看出伊朗的Shafaq教练机方案和他的“太极飞碟”颇为相似


而苏霍伊的S-54/S-55/S-56系列方案,虽然同样起源于教练机,不过S-54当初立项时,可是正经作为与米格-AT和雅克-130竞争(据说米亚西舍夫当时也参与了)的苏联未来教练机方案的。最早的S-54虽然也能看出来带点苏-27的特征,但总体看着还是现代高教机那种“大头娃娃”特点;到了90年代中期,飞机大了一号,还变成三翼面布局了;最后就是大家更为熟悉的“侧卫mini”。


▲发展到LFI竞标阶段时,S-54和苏-27的关系已经基本成了米格4.12米格1.42的关系了


虽然两家的LFS还算各有各的经济适用,然而仅靠俄空军的采购规模(当时俄军还琢磨米格-29延寿升级,因此LFS只是用于补充机队),显然谁都不够收回研发成本的。可是这时候往市场上一瞧,传统苏式轻型战斗机的两大换代对象——中国和印度,那都下决心要搞出自己的换代机型,不可能买俄制轻型机了;而其他传统用户如越南、印尼等国,多数又受够了轻型机的苦,如今连米格-29这个等级都直接跳过,直奔“侧卫”而去,LFS显然更是没戏。


所以在20世纪行将结束时,当苏-17和米格-27大面积退役,米格-29也有相当比例进入封存时,尽管此时俄军内部对兼顾较低发展难度和一定多用途能力的S-54/55呼声颇高,但在俄罗斯最为内外交困的岁月,一个新型号如果找不到分摊成本的启动客户,那真就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2001年,俄罗斯只好无奈取消了LFS,要求米格和苏霍伊集中精力为PAK FA竞标做准备


▲90年代中期米格发展的“602”方案,最终演化成参与PAK FA竞标的Ye-721


绝杀”只有一条路


说到2004年米格在PAK FA竞争中的失败,暂时看来还没到伤筋动骨的地步。如今彻底“统治”了俄罗斯战术航空兵的苏霍伊,当年在俄空军中前途最为确定的新机,其实是替代苏-24的苏-27IB/苏-34;已经启动研制的苏-35S,更多是为T-50/苏-57验证部分技术的平台;而如果谁跟那时候的俄军说,“十年后你们会年年大量采购苏-30MKI(苏-30SM)”,那肯定会被当成疯子……总之,苏霍伊自己都没指望靠着T-50,就能多少年内高枕无忧。


所以到了2003-2004年,LFS以LMFS的名义再次复活时,无论是米格还是苏霍伊都抖擞精神,按着隐身时代的要求,瞅着北冰洋那边的JSF,陆续开始量起活儿。说到JSF,LMFS还真有一个好处:甭说陆战队的垂直起降型了,就当时俄海军那个情况,连航母舰载机型都不用认真考虑,赶紧把俄空军中轻型机这个缺口给填上才是正事(说到这儿,俄罗斯现在有一些军事记者就非常羡慕我们有歼-10系列),所以大家的方案相对来说就可以天马行空一点,十几年来出了不少活儿,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苏霍伊的单发LFIS-21和米格的双发LMFS方案。


▲虽然看着有些相似,但相比鸭式布局的米格4.12,常规布局的LFIS-21外形上要“规矩守很多(这与T-50已确定采用常规布局有一定关系),而且机头部位反倒更像米格-29

▲造型前卫的米格双发LMFS方案,但长期缺乏实质性进展


然而经费问题仍然是LMFS绕不过去的一道坎,就连T-50都是在2006年10月被普京正式列入国家武器十年发展规划之后,经费才相对充裕起来。这就使得无论是谁的LMFS方案,停留在预研吹风阶段还好,一旦开始细化设计,就屡屡出现测试经费难以保证的窘境;多数情况是,得等到T-50完成相关的探索验证之后,确定能够让LMFS少走些弯路了,项目才能得到一点推进的机会。


▲久而久之,尽管表面上看谁家的LMFS好像都没造出来,但有T-50在前面探路的苏霍伊,逐渐有了更为充足的技术积累

▲米格也并非对自己身处的危机一无所知,2005年开始研制,2007年首次亮相的“鳐鱼”无人攻击机,曾被看做是米格转型努力的新方向;但该机没能及时列入俄军重点武器发展规划,加之人事上的一些问题,导致此路不通


这就回到老话题了,既然自用经费不够,能否外贸所得来凑?就说在LMFS带带拉拉磨叽了十年的2014年前后,传统外贸客户里追求高的,要么是造了歼-20、要么是盼着T-50,对LMFS还有点瞧不上;追求低的,“侧卫”系列仍然量大管饱,这对标F-35的LMFS啊,还是让很多“小兄弟”有些望而却步。


▲2014年UAC关于“米格-29后继机”报告的封面,仍是一个常规布局概念图


不过都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小兄弟”们凑在一起总有点主意。比如我们去年曾经提到过,几个“小兄弟”就曾希望与俄罗斯联合搞一个强调隐身+内载对地武器能力的“机动强化版F-117”出来,但是以RD-93级别的单中推为动力,设计潜力实在有限——就像我们当时在文章里说的:“都隐身机了还用单中推憋不憋屈啊?就不能上点档次用单大推吗?


2020年12月,在俄罗斯副总理鲍里索夫(负责国防和工业等领域)办公室的一张照片中,一个战机模型引起了很多媒体的注意,虽然它只露出了一个机头,但这个采用下颌进气的布局跟今天公布的“绝杀”完全一致。与此同期,关于以外贸为主要导向的俄罗斯新一轮轻型战斗机方案LTS的报道,也陆陆续续有了一些。


▲看来用于“孝敬”副总理的模型,细节的诚意还是很足的


不过直到“绝杀”在莫斯科航展前夕曝光,关于它是否会采用如那个模型这般的下颌进气布局也仍有争论。而从LFIS-21到LTS,苏霍伊的方案发生了两个最为明显的变化:一个是下颌进气布局,另一个则是从常规布局改为无平尾布局+全动垂尾。这两个变化,难免让前几天身上还盖着一层苫布显得略胖的“绝杀”,暂时有了个“X-32斯基”的外号。


▲你 骂 谁 呢


就像前文所说,由于在LMFS早期阶段,简直是除了时间之外什么都缺,所以基础试验条件仍然雄厚的俄罗斯,正好利用这段时间对国内外的各种方案进行了充分的摸底测试根据公开资料,早在2013年,时任圣彼得堡国立技术大学教授帕维尔·布拉特在其关于第五代和第六代战机的论文中,就引用了一个和诺斯罗普MRF-54E非常类似,同样使用下颌进气和无平尾布局+全动垂尾的方案草图。


▲1991-1993年,竞争ATF之后“轻型四代机”MRF项目的诺斯罗普MRF-54E方案模型,该方案的优势是成功融合了隐身性和高速性,弹舱布局为“二中二近”

▲论文中这个草图是为了说明隐形机在背部加装保形油箱有利于保持隐身性能。顺便一提,这篇论文在最后还对当时的歼-20(验证机状态)作了较为中肯的评价


外国的思路要借鉴,本国的经验也不能丢。前面说了,苏霍伊的LMFS/LTS在预研阶段相当依赖于T-50/苏-57研发过程的积累——这一点后面也将提及。另外“绝杀”身上还有一些从米格的“33M方案”贯穿至今的特征:比如进气道中央也带有明显的隔板;比如相比MRF-54E,“绝杀”的下颌进气道进一步“向上蔓延”,并与主翼延伸出的边条融合——这和X-32是相似的,“绝杀”在边条前缘形成的“小缺口”,反而更接近“33M方案”边条的特点。


▲“绝杀”的进气道/发动机布局

▲这个角度能更好地看出边条前缘的“小缺口”


“33M方案”到后来的米格-29KUB/米格-35,米格一直在尝试如何在不增加前翼的前提下,改善边条的增升效能;对于拿到“单发+大载弹量+隐身设计”这道历史难题,几乎是必选下颌进气布局才能“绝杀”苏霍伊来说,如何利用一切手段尽可能平衡下颌进气对飞机总体气动设计的影响,确实需要博采众长。


▲手里没有F135这种等级的发动机,就得琢磨点别的办法


而使用下颌进气带来的最大利好,就是使得“绝杀”在规划内部弹舱和起落架舱时,有了相比其他中型五代机更为充足的空间。“绝杀”前机身两侧的侧弹舱很长,充分考虑到了适配俄罗斯下一代格斗弹的需要,但由于该机内部空间、特别是横向空间终究有限,为了平衡进气道和主弹舱的布置,其侧弹舱实际上仍是“半埋入”机身的——舱门关闭时,“绝杀”的机身侧面明显凸出于进气道侧壁。


▲从这个角度能看出,目前的“绝杀”仍然是一种横向瘦削的隐身机


不过因为“绝杀”的机身相对较厚,仍然保证了主弹舱在纵向与进气道/发动机有着互不干扰的空间,这个前缘位置在翼根之前一点、后缘与主起落架支柱大体平齐,长度达4.4米左右的主弹舱,除可挂载3枚中远程空空导弹之外,深度也足以容纳大型空对地弹药,这次公开时就展示了Kh-58反辐射导弹和GROM滑翔制导炸弹。


▲可见弹舱在机体内部的大致位置

▲图中左侧为Kh-58UShKE,右侧为GROM-E,这俩折叠之后的直径都是0.4米左右,可以大概估算一下主弹舱宽度


使用三个弹舱实现相对均衡的空空/空地武器挂载,“绝杀”具备了在隐身时代实现较强多用途能力的基础。而同时配备风挡前的IRST和进气道下方的EOTS(为此还将前起落架进行了向左偏置设计),虽然未必会是最后交付用户的配置,但也能大致看出“绝杀”在多用途能力上的较高追求。


▲上图这个角度可以同时看见IRST和EOTS,和下图的苏-57对比可见,“绝杀”的机头雷达罩直径并不小


和几乎如出一辙的座舱轮廓类似,“绝杀”的机翼也基本可以看做是苏-57外翼段“相似图形”,全动垂尾同样和苏-57非常相似。另外非常宽大的尾撑,使得单发布局的“绝杀”仍有着较大的垂尾间距,这一方面有利于配合无平尾三角翼布局,提升其超声速飞行性能;一方面使得外倾垂尾受到边条涡流的冲击更小。


对于单发战机来说,使用成熟可靠的发动机十分重要;理念而论,“绝杀”确实可以暴力理解为“苏-57的大件儿攒一架隐身米格-21


值得一提的是,“绝杀”延伸到发动机喷管两侧后方的尾撑,其末端除了逐渐收窄,以实现飞机截面积的平滑过渡,降低阻力之外,似乎还有可以独立动作的气动面。虽然早在米格1.42上就有类似设计,但在计划使用推力14吨级矢量推力发动机的“绝杀”上,这个目的仍有些不明确的细节竟有何用意,还得等到它进入原型机阶段才能摸清。


▲毕竟这个部位到底能不能动都还有争议,姑且算是一个疑点了


不比不知道


根据这次公开的时间表,“绝杀”计划于2023年首飞,2026年年底至2027年年初投产。对于应用乃至直接“借用”了不少苏-57成熟技术的“绝杀”来说,这个时间表看着还不算特别离谱,反倒是这个3000万美元的目标价格听着有些不够踏实——虽说此前俄媒曾曝出俄军自用苏-57每架平摊下来的卢布价格,折合下来也就三四千万美元,但这种算法至少是不适用于外贸市场的。


▲虽然UAC掌门切梅佐夫昨天表态“俄空天军也会采购‘绝杀’”,但在外观隐身特性上“大体说得过去,小处仍待斟酌”的“,其原型机制造改进发展也都需要一段时间去进行,所以现在很多事儿不能确定


另外在这次莫斯科航展上,在UAC(俄罗斯联合飞机公司)内部地位也江河日下的米格,竟然还一口气推出了三个模型——不过都是小比例的:分别是“双发隐身舰载机”、“隐身无人机”和“单发隐身多用途战机”。如果说“双发隐身舰载机”有些米格1.42照着歼-20隐身修个形的意思,那么这个“单发隐身多用途战机”,虽说仔细看能看出“33M方案影子,但两侧进气布局又让人想到了网友们之前畅想过的“隐身枭龙”。


▲由于机身几乎完全被进气道/发动机、起落架舱和弹舱占据(还不算空间上很可能会“打架”的问题),其内载油只能靠机翼和尾翼油箱。这个处处透着生硬、外形尚不如网友设计的“隐身枭龙”流畅的方案,究竟有多大的可行性都值得怀疑


在苏-57上初步完成隐身机技术积累的苏霍伊,如今能够博采包括“33M方案”在内的众家之长,发起向一代经典米格-21致敬的“绝杀”,而米格却只能在“33M”上进行可行性不高的小修小补。其中虽有一定偶然因素,但俄罗斯综合国力难以同时支持苏霍伊和米格在飞行器研制的“自由王国”持续探索,只能以一个型号牵引另一个型号发展的方式推动技术换代,这才是导致米格“一步败、步步败”的根本原因


▲隐身舰载机和无人机,即使在俄军内部也有一定市场前景,问题在于米格能否把握得住


回望刚刚公开的“绝杀”,其本身丰富的细节,以及在利用镜面效应设计的展示大厅内营造的声光电效果,让它在这场展示中成功实现了“栩栩如生”的效果;由于它看上去更像一架全尺寸金属样机而非模型,也使得人们对距离首飞至少还有两年左右的“绝杀”平添了更多期许。


▲这个角度正好把一些“不真”的地方藏起来了


虽然在这个时候讨论其前景如何,还有些为时尚早,但在这个充满了F-35及“F-35双发类似物”的年代,无论“绝杀”能否兑现“掀翻棋盘”这句霸气十足的广告语,这架处处看着熟悉、却有着自身独特风格的战机,的确值得航空爱好者们去期待它在跑道上昂起机头的那一刻。


▲瞅它宣传自己还能打祖传的S-8/S-13火箭弹这接地气的劲儿,在隐身机里就够独特的


欢迎使用(支付宝)赞赏码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